農業更強 農民更富 農村更美 ——靖邊縣“十三五”期間農業農村發展成果綜述
靖邊地處北緯38°左右,土地面積5088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168萬畝,農業人口30.97萬人,農業產值56.33億元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靖邊縣從富民強縣的戰略高度全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,取得了階段性成效。一是現代農業體系初步構建。堅持特色發展定位,優化農業產業體系。打造了靖邊版“3+X”,即發展“畜、薯、菜”3個10億級主導產業,靖邊白絨山羊達到了國家山羊絨特細型標準,靖邊馬鈴薯入圍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,靖邊蔬菜暢銷國內外市場。做足“X”大文章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、精優加工業、現代服務業,正在全力打造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和農副產品交易集散中心,水產品年產量和產值居榆林市之首,已創建鄉村旅游、一村一品、休閑農業等示范點上百個,推動了一二三產深度融合、農文旅業協同發展?,F已注冊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3個、“兩品一標”農產品13個、GAP農產品92個,成功創建了“阜美靖邊”和“靖原康”區域農業品牌,培育省級以上著名農業商標17個,被確認為“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”和“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控制體系(CAQS-GAP)試點縣”。
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做強農業生產體系。
扎實推進“兩藏”戰略,建成高標準農田10.7萬畝,完成深松整地67萬畝,研發轉化農業技術成果27項,農機化綜合水平達74%,被評為“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”。農業大數據平臺已建成投運,農業現代化進程步入“快車道”。開辟創新發展路徑,壯大農業經營體系。成功開通了縣鎮村三級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平臺,被評為“全國農村集體‘三資’管理示范縣”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建成投運,累計流轉農地32.1萬畝,農村“沉睡”資源被“盤活”。認定龍頭企業35家,發展農業園區35個,成立涉農組織2000家,培育職業農民2100人,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二是,脫貧攻堅成效日益凸顯。
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,靖邊縣共投入扶貧資金14.24億元,著力抓好“八個一批”,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5107元增長至2020年的12702元,年均增長25.7%,基本實現了“村村過硬、戶戶過硬、人人過硬”的奮斗目標,打造了全面小康“靖邊樣板”。
三是,鄉村振興戰略縱深發展。
現已投入1.49億元,加大“水、電、路、田”建設力度,成功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29個,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提檔升級,入選“2020中國全面小康建設優秀縣”。整合資金4.22億元,完成改廁12621個,人居環境整治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,被評為“陜西省改善人居環境先進縣”和“2019中國建設美麗鄉村典范縣”,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。
(作者:王維)